進入二十一世紀,企業經營已從傳統的辛苦、勤勞、技術導向,演進至專業分工及整體資源的整合,現階段更進入到善用有系統的知識加以創造價值。過去工廠偏重生產力的競爭,現在則重視創造力的競爭,傳統經營者普遍重視市場佔有率,但現階段市場佔有率已不是絕對優勢,最後關鍵在於客戶需求的產品是否能以更快的速度上市。要在如此多競爭者中贏得勝利,除了勤勉、專業、企業管理、整體行銷、資源管理外,尚必須利用「價值管理」,藉由系統化的程序對每一工作流程進行分析與改善,以獲取最大的價值,並進而培養每一團隊的共同「價值觀」,為共同的願景同心協力。
要讓我們的企業、國家可以擁有更強大的經濟能力,並非在純科技裡,不在晶圓廠裡,也不在網路裡,而是在人 的思想疆域裡—「價值管理」是統合思想疆域至工作流程合理化中最重要的知識。
一群接觸「價值工程」的同好認知此知識為影響國家、企業、個人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,但苦無適當的管道加以告知、協助、分享及實踐這份知識。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,這群人的「自我實現」情操不斷擴張,形成共同願景:希望經由優質團隊與組織的推廣及分享,讓我們社會的人民、企業家、甚至國家都能因「價值管理」智識與能力的提升而增加經濟實力。
一、推展價值管理的知識、觀念、技術與方法。
二、建立價值管理之執行與人才評核制度。
三、培訓執行價值管理各級人才及推行認證與專案推廣。
四、舉(協)辦及推展價值管理相關研討會。
五、評估產品的價值及技術流程並辦理認證與推廣。
六、舉(協)辦價值管理相關技術、產品、服務等發表會與展覽會。
七、協助各政府機關、民間機構及團體推動價值管理活動、人才培訓及價值評估。
八、整合與介紹價值管理相關資訊。
九、協助會員與相關團體舉辦及參與國內及國際間價值管理活動。
十、其他與價值管理有關之活動。
學會亦是一個有機的法人團隊,本身不以營利為目標,但學會仍必須使用資源,便何況每一會員亦必須於參與的活動中取得合理的資源,才能更加投入,達到更能夠將善的理念與方法回饋社會,使學會與社會產生善循環的互動。
中華價值管理學會,體認符合人性化制度的重要,故依據「人性化管理」,設計管理學會的制度亦依據MBA及價值管理的原則,最終目標是建立自主管理環境,讓每一參與學員,有可能成為經認證且具有不同能力專業的價值管理指導者或公司,協助企業、產業,甚至接受政府機關的委託,讓整個組織的各種流程更合理化,產生更大的價值。
一、章則彙篇─六大管理。
二、內控流程─九大循環。
三、ARCI─權利與責任觀念。
四、專案管理─採用ARCI的權責觀念。
五、零基預算管理─PPBS─ZBB制度的預算管理。
六、計畫管理─年度目標、經營計畫與預算。
七、責任中心與自主管理─培養合格能獨立作業的價值管理技師。
八、數據與表單管理─有效的分析工具。
九、會議管理─有效的眾人協商工具。
十、以結果為導向及論成敗─希望的結果為目標。
十一、建立學會價值觀管理模式─建立共同價值觀、使命感及願景。
十二、建立人力資源開發模式─培養不同品質的人力形成資源。
十三、分享的制度與觀念─形成善的循環。
學會制度不但讓每一學員在參與工作過程中學習與成長(on the job traning),亦讓參與的企業團隊中不同階層的個體,不但由學習「價值管理」的過程成長,且分享增長的經濟成果,如此才能達到可不斷學習,不斷成長,不斷分享,進入「善」循環的制度與境界。
一切的實現,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符合「人性化管理的制度」及具有善念人格特質領導者願意與人「分享的觀念」。願這美好的願景,就在今天種下這種子─「中華價值管理學會」,讓它在美麗的台灣發芽、成長為一棵大樹,然後將種子散播到台灣每一角落,成為富而好禮受世界尊重的國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