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價值觀念
了解與相信VM/VE是系統性以「價值」分析問題,達到改善與創新的流程。以相同資源可產生額外的實體價值,經由價值分享,使個人及組織達到「善的循環」。
二、價值方法/工具
系統性學習VMF1課程經考試合格,證明已了解價值工具,並取得副價值管理專家(VMA)資格。
三、價值證照
依據學習的VM/VE知識工具,參與價值管理專家(CVS)的研析專案,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養成執行能力(OJT)。經一定時間及流程驗證合格,再經論文及考試取得國際的價值管理專家證照(CVS)。
由有能力的CVS以系統性的價值方法,訂出合乎眾人最大價值的平衡點。
以價值觀念與價值分析,結合管理的專業知識,使內部組織的功能與流程,在原有資源下,產生較平衡點更大價值。
以價值觀念與價值分析,增進對外環境變動的觀察與研判能力,決定組織經營模式與產品的發展方向、定位及目標,達到擴大發展空間與時間的價值。
建立各種價值標準深植人心成為習慣,成為企業的制度與文化,成為眾人在企業活動中遵循的依據。
企業無形的價值文化,投射到實體的人身成為精神領袖,其言行舉止代表企業文化的實體表徵。
價值觀決定一個人價值取向,影響一個人的生涯發展。
價值研析成本約佔0.2%至0.4%,依據統計可節約5%至20%以上,平均投資報酬率為12~100倍。
企業流程不增加價值,競爭力將逐漸喪失,使企業處境形同煮熟的青蛙。
應用在企業,影響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與永續經營
目前企業已到了不在管理面改善與創新產生額外價值,必定難以生存的局勢。
適應外在環境變動的經營模式下仍能產生利基價值,才可能成為永續的企業。
可以達到基業長青、永續經營的企業,必定有一套價值標準的制度形成企業的價值文化(價值觀),在每個人心中成為最高行為準則。
中華價值管理學會的文化根植於下列價值觀:
以誠信原則為做人處事的根本。「己之所欲,始施於人」,是待人的基本法則;對他人的承諾,必須負責任,是做事的法則。
經由提昇技能、教育及視野,提昇個人價值、統合各種專長的彈性組織,創造企業與社會的總體價值。
我們必須遵守群我倫理,瞭解組織中每個地位的權利與責任界限,恪守「做好份內工作」及「不要把筷子伸到別人碗裡」的觀念。任何事物均需考慮群體利益大於個人利益。
除了專業知識,我們必須有智慧由人文中瞭解人性化管理及個人、企業、社會的最大生存利益,而不是個人最大利益。
學會提供學習型環境,不斷以技能與教育提昇每個學員的能力與視野,形成服務社會的優質團隊,創造最大總體價值。
「有德容乃大」之心態,分享你的觀念與能力,使其他學員成為優質團隊,以彈性組織的組合服務社會,創造最大價值,分享創造的價值。